一区欧美二区日韩在线|国产在线高清无码不卡|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欧美一区二区三高清视频|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亚洲va国产日韩欧美精品91

語種
中文簡體 中文繁體 English
營業(yè)廳
網上營業(yè)廳 掌上營業(yè)廳
返回頂部
電話漫談
2021-10-27 中國電信博物館微信公眾號
分享:
   

諾基亞3210、摩托羅拉RAZR、蘋果4、華為Mate30,這些手機人們耳熟能詳,或者曾經使用過。

按鍵式電話,雖然已經很少使用,但至少司空見慣。那么更早的撥盤式電話、磁石式電話又是什么樣子,是如何發(fā)展變遷的呢?

圖片拍攝于中國電信博物館一層展廳

電話的發(fā)明一般以1876年貝爾提交電話專利為標志,其實在同一時期甚至更早,有不少類似的發(fā)明、專利,比如曾被美國國會判定為電話發(fā)明人的梅烏齊,提交專利僅比貝爾晚數小時的格雷,大名鼎鼎的愛迪生等等。

貝爾的電話專利,也不是一種確定的電話機型,而是電話這種通信方式的概念化設計,包含了受話器、線路中繼、送話器等主要功能部件。貝爾能在史上留名,更主要的成就是建立了貝爾電話公司,并進行了一系列成功的商業(yè)運作,比如和西聯公司關于電話專利的協議,真正奠定了其電話專利的歷史地位。

圖片拍攝于中國電信博物館一層展廳

電話作為一種通信工具,主要包含兩個功用部分,一是信令系統,二是通信系統,前者負責關聯傳遞信息的對象,后者負責傳遞信息的方式,電話機的發(fā)展變遷也可以歸納在這兩個方面。

早期的電話機,憨粗笨重,其體量和重量都來自兩個部件,一是信令系統的磁石發(fā)電機,二是通信系統的電池。這個時候的電話機,大多是壁掛式,臺式電話基本都采用分體結構。

壁掛式磁石電話機

電話機第一次大發(fā)展,是通話線路采用電力線供電。 

使用電池作為通話電源,通話質量、距離、持續(xù)時間都受到限制,不過是富貴人家的大玩具而已。采取電力線供電,電話才真正開始走進千家萬戶,成為普及的通信工具。

從外形上看,原來長長的機體,下半截完全沒有了,重量也減輕大半,臺式座機開始增多。

那么電話的另一個沉重的部件,信令系統電源——磁石發(fā)電機是否可以替代呢?答案是可以,但通話線路平時是斷路狀態(tài),控制開關在交換局端,另建一個控制開關在用戶端的閉合線路完全沒有必要,因為信令系統只需發(fā)送一組信號,所以選擇在交換局設置一個低壓電源。

1878年投入使用的磁石式電話機和1880年出現的共電式電話機在技術層面上沒有什么區(qū)別,兩者各有優(yōu)點,磁石式投入使用比較靈活,共電式輕便,但依賴交換端。兩者長期并存,甚至出現了少量的磁石共電兩用機型。

電話機第二次大發(fā)展,是真正意義上信令系統的出現。 

早期電話的磁石發(fā)電機,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信令系統,因為其連接方式,仍是直連,也就是1對1模式,當用戶接通局端接線員時,這次信號連接實質上已經完成了,接線員連接被叫用戶,實質上是另一次信號連接。這種連接方式下,電話號碼不過是用戶登記的序號,并不具有信令系統“地址”的意義。從很多老交換機藏品可以發(fā)現,很多插塞端口本身就標注著人名、單位、地址,而非電話號碼,對一個熟練的接線員來說,人名、單位、地址和電話號碼往往是一回事。這就好像看電話的大爺、大媽喊某某接電話一樣,是信號,但并非信令。

我們打電話,經常會遇到占線、對方不接聽、對方不在服務區(qū)等等問題,但正常情況下,呼損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隨著電話數量和通話距離的增加,人們發(fā)現,傳統或者說人工電話連接方式變得難以容忍了。尤其是長途電話,以最簡單環(huán)節(jié)為例,用戶首先要撥叫本市的長途局,叫通后長途局接線員會撥叫通話對象所在城市的長途局,再叫通后,對方接線員撥叫通話對象電話,每次撥叫假設5次會有1次失敗,這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概率,經3次轉接就只剩下一半的成功率。這還是理想的狀態(tài),實際上用戶所在的地點,不見得能直接連接長途局,通話對象也是如此,還剩多少撥叫成功率可想而知。所以現實中,人們不在家或單位,寧可跑到長途局排隊等候撥打長途電話。

這種情況下,誕生了機械式自動電話交換機。1891年,斯特羅格(舊譯史端喬)發(fā)明了步進制交換機,以及匹配的旋轉撥號盤電話,1892年在美國印第安納州拉波特城投入使用,從此每一部電話開始擁有自己的名字,不再是固定的1對1連接,而是自動在通信網中尋找目標。

1963年出現了脈沖式按鍵電話機,用數字鍵盤代替旋轉式撥號盤,但并沒有實質性的技術進步,同樣適用于自動電話交換機。

之后,直到發(fā)明程控交換機,出現了與之匹配的雙音多頻按鍵電話機,采用2個不同頻段信號發(fā)送電話號碼,提高了呼叫接續(xù)速度,成為固定電話的主流。

電話機第三次大發(fā)展,是固定電話逐漸被移動電話取代。 

早期的移動電話,和早期電話一樣,電池占去了大部分的體量。如果沒有高性能電池的出現,諸如音樂手機、攝像手機之類根本不可能出現,就更不用提智能手機了,沒有人會把這些附加功能集成在一個重量以公斤為單位的通信工具上。

隨著時代發(fā)展,移動電話已經變成一種多功能的媒體工具,傳統電話的功用——即時語音通信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少,“手機”這個俗稱變得比移動電話更恰如其分。

在未來,電話也許會和留聲機、收音機一樣,僅僅存在于博物館的收藏之中。

原載中國電信博物館微信公眾號2021年10月25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